阿里云站在云计算版图的最中间

时间: 2024-04-24 04:56:07 |   作者: jrs直播低调看直播

  半个月之内,sora便从惊艳世人到被逆向工程推测出了技术细节,英伟达则用仅9个月的时间实现从1万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的跨越,成为全世界首家市值突破2万亿美元的芯片公司。

  下一波生产力浪潮已汹涌而至,而早之十年有余的基础设施建设——云计算,仍方兴未艾。

  在偃旗息鼓“休战”良久之后,云厂商们终于在各种AI应用即将在产业侧发动革命的紧迫下,又一次“卷”了起来。

  第一个能周期性地到达所有开放的文件下载站点,列出他们的文件并且建立一个可以检索的软件索引成就诞生于1989年。

  而人们普遍认知上能够以史无前例的巨大规模相互交流的“万物互联”,则始于1994年网景公司——史上第一家览器供应商,至正好三十年。

  三十年里,用户们对于获取“云”上的资源早就习以为常,这个曾对网络技术和IT服务引发巨大变革的技术听起来甚至有些老旧。

  但实际上,自诞生至今就在不断自我革命的云计算,就如同两次登上舞台的白云一般今非昔比,穿貂写书开应援会,不经意的一瞥就能让IT界的吴老二们为之浑身发抖。

  2006年8月9日,面对互联网高速扩张所带来的巨量计算需求,Google首席执行官Eric 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会首次提出“云计算”的概念。

  同年,亚马逊云科技的第一款云服务Amazon S3上线,云计算技术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如今Amazon S3上存着超过100万亿个对象,日常每秒需要处理上千百万次请求。

  彼时的世界还没有云上贵州,数据资源的聚集以及信息基础设施远不如如今这么方便,对于新兴的互联网公司们,要么全世界找个基建能力max且电费地租又划算的地儿,去从零开始自建自己的数据中心,要么就是市面上找个云房东,租住属于自身个人的上云空间。

  2009年1月,阿里软件在江苏南京建立首个“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云计算业界标杆阿里云开始起步。

  此时,各家云厂商主要的服务聚焦于机房、服务器的数量以及计算能力等资源。一个形象的比喻是,人们对互联网的需求从煤炉取暖进化到了集体供暖,而云计算就是这一个“热力管网”。

  但互联网毕竟都已经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结果,自然不能拘泥于地主收租的简单形式,从2015年开始,以云资源调度、弹性扩展为主的技术革新开始轰轰烈烈的展开。

  如何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去降低企业运维成本、实现商业与技术之间的有效对接,成了云计算的新课题。

  在这方面,阿里云以其领先的业务规模及技术能力力压群雄,甚至与亚马逊AWS、微软Azure分庭抗礼,形成3A格局。

  然而庞大的云生态、丰富的云应用以及强大计算能力是阿里云领跑的优势,但仍不足以决胜终点——一方面云的发展似乎没有终点,另一方面云的技术仍在飞速的变革。

  云上的大数据能力今天已经远远超越了线下部署的开源的能力集合,大数据的计算、运营,包括预测、决策支撑已经为企业成为一个新的商业变现工具,云厂商们的身份开始从“房东”变成了“管家”。

  当年的IaaS、PaaS,并不涵盖今天广义云计算当中,从最底层的芯片指令级到网络存储、云主机、云服务器到上面的云原生架构、微服务架构、大数据、数据库、容器化部署、K8S、Serverless,甚至到视频云、大型网络数据中心之间的调度,以及再往上面的AI大模型和AI的推理训练以及AI模型的训练。

  而如今,这些已经清晰地成为了云计算的一部分,也正成为阿里云决胜下半场的战略布局。

  在“计算”已从国别的体量开始做竞争的当下,云的竞赛并不是请客吃饭,不能那么从容不迫,尤其是公共云领域。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曾表示,“当今人工智能特别是大模型技术发展异军突起,成为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的重要引擎,引领社会数字化转型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相比传统自建IDC,公共云可以大幅度提高算力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的算力成本。同时,公共云还是社会创新的基础设施,发展公共云对降低中小企业算力成本和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上云用数汇智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模型带动了算力需求迅速增加,中国已成为全世界算力大国,去年中国市场的服务器存量规模达到了2000万台,与美国市场的2100万台数量相当。

  但中国云计算发展了十多年,存量规模相当的情况下公共云渗透率仍大幅低于欧美成熟市场,美国以公共云形式提供服务的算力占比为60%,中国仅为28%。

  那自研的云计算操作系统,如何能进 步提 公共云向传统IDC渗透率,加速各类技术创新的脚步?

  这一命题已经不单单是一个企业的抉择,更是关乎我国公共云服务的发展并赋能新型工业化和社会的智能化的未来。

  2月29日,阿里云全线下调云产品官网售价,平均降价幅度超过20%,最高降幅达55%。这是阿里云史上最大力度的一次降价,涉及100多款产品、500多个产品规格,覆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等所有核心产品,数百万新客户和老客户可在本次降价中直接获益。降价后,阿里云核心产品价格都击穿了全网最低价。

  具体来说,以最受中小企业欢迎的云服务器u1产品为例,购买2C4G配置的五年版需要768元/年,降价后仅需485元/年,降价36%。

  数据库方面,中大规模的公司需求强烈的MySQL高可用集群、MongoDB高可用集群等,最高降幅达40%,市面上流行的内存数据库Redis、数据仓库ClickHouse等也位列其中。以RDS MySQL基础系列为例,购买1c2g通用型配置的五年版需要936元/年,降价后仅需562元/年,立省40%。

  存储方面,对象存储OSS标准存储-本地冗余从0.12 /GB/月降至0.09 /GB/月,降幅达25%,同时推出预留空间型产品,提供2-5年时长规格,购买时间越久,每年单价越低,与按量付费原价相比,用户购买5年预留空间产品最高可省77%。

  此外,阿里云还将云数据传输CDT的每月免费公网流量额度从10GB提升至20GB。

  新价格于2024年2月29日起生效,全部客户可以在阿里云官网上直接按照新的价格在线下单。

  相比历史上其它几次红利释放,本次降价具有3个优点:“两个最,一个首次”,历史上参与产品范围最大,受益群体最广,也是首次让利给客户存量订单的未履约部分。

  阿里云此次降价行动通过官网直降,意味着阿里云将回归互联网的打法,逐步推动用户从传统IT转移到云计算。

  即便从商业的角度考虑,阿里的降价也并非短期市场之间的竞争行为,而是一个长期战略选择。

  云计算本身是一个具备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的商业模式,作为亚洲最大的云服务商,阿里云为数百万客户提供一个可复用的全球云计算网络和资源池,用的客户越多,供应链采购成本、均摊研发成本和资源闲置成本就能不断降低。

  因此,用阿里云的客户越多,规模越大,云的价格就会越便宜。随着规模的逐步扩大,技术的红利就会持续被释放开来回馈客户。

  2010年,中国IT领袖峰会在深圳举行,现场对于云计算的讨论中,李彦宏放言“云计算这样的一个东西不客气一点讲它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新东西”。

  马化腾则认为像使用水和电一样使用云计算资源,确实有想象空间,但现在还太早了,“要等上几百年甚至一千年”。

  彼时的阿里面对外界对于其孤独“云进军”的质疑,多少显得有些无可奈何。毕竟当时国内云计算市场规模只有3.53亿美元,只占全球云计算市场1%左右。

  而在欧美掀起并主导一次次IT技术革命的“历史惯性”下,国内的厂商对于对垒海外巨头们多少缺点心气儿。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在做客央视《对话》栏目时,一面盛赞中国市场无限的潜力,又一面高傲地称“我们(在中国)的目标是既垄断又不违法。”

  2021年,Gartner发布的《Gartner Solution Scorecard 2021》报告中,经过全面评估亚马逊、微软、阿里巴巴、谷歌、IBM和Oracle等全球顶级云厂商整体能力。最终,阿里云基础设施能力拿下全球第一。

  Gartner 2023年度全球《云数据库管理系统魔力象限》报告则显示,阿里云跻身“领导者”象限,成为亚太地区唯一一家入选魔力象限的科技公司。这是阿里云连续第4年蝉联“领导者”,并在象限评估中斩获历史最好成绩。

  十数年的跌跌撞撞,换来的是千锤百炼中“又高又硬”的阿里云。对于客户们来说,选择阿里云的原因很简单:

  十多年来,阿里云持续投入软硬一体化的研发技术,覆盖从芯片、服务器研发到虚拟化技术,到计算、存储、网络等全栈云产品,不断的提高研发效率,释放技术红利。阿里云自研的飞天操作系统和CIPU架构可在同样规格资源下带来更强的性能,同时实现极致弹性调用算力资源,大幅度的提高资源效率和性能。

  阿里云自研的盘古存储系统,通过EC、压缩等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存储的资源利用率。倚天710等自研芯片的一直在优化,可将数据库、大数据、AI、高性能计算、视频编解码等场景性价比提升80%以上。

  此外,还有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相比客户自建数据中心,阿里云在全球拥有五个超级基地型数据中心,管理着数百万台服务器,构建了一条覆盖全球的云计算网络,在硬件、网络等资源采购成本上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同时,阿里云多年来投入软硬一体研发技术,自研硬件占比持续提升,逐步降低硬件资源成本。

  而在公共云计算平台上,不一样的客户在不同时间段弹性调用算力资源,可以错峰填谷,降低资源闲置成本,极大的提升算力效能。这样的实时调度,需要有超大规模的资源池和客户群,同时对管控全球资源的操作系统有超高要求。阿里云拥有中国唯一自研的飞天云计算操作系统,能轻松实现百万服务器级别的资源实时调度。

  自ChatGPT诞生以来,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快速的提升,深度学习技术、无人驾驶加速普及,马斯克,大胆预警人类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的技术革命的边缘”,而AI将成为推动生产力飞跃的关键力量。

  英伟达CEO黄仁勋则在参加2024年斯坦福经济政策研究所峰会时表示:“按照某些定义,AGI可能在短短五年内到来。”同时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要增加多少芯片工厂(即“晶圆厂”)来支持AI产业的扩张?

  与之相应的,AI的增长需要硬件基础设施的支撑,自然也需要基础设施在“云上”的支持。

  而公共云,则是AI的最佳拍档。公司能够使用公共云快速拉起庞大的训练和推理资源,低成本实现AI创新。“让云成为公共服务,创造社会价值”,是阿里云成立第一天起的初心,也是其最坚实可靠、经过市场验证过的能力。

  百川智能基于阿里云公共云完成千卡大模型训练,最长无人工介入训练达到26天,起步期每月迭代一个模型。

  今年1月,中国一汽与阿里云通义千问联合打造的大模型应用GPT-BI率先落地,能够最终靠自然语言对话,自动生成企业经营数据分析图表。

  去年快速爆红的妙鸭相机,高峰期的访问量至少需要几千台GPU服务器才能满足,妙鸭在阿里云上紧急扩容,迅速实现了算力供应。

  科技的浪潮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没人敢断言未来哪项技术又能独占鳌头,定义新一代IT范式。

  但再精妙的公式总要有纸笔来写下,而云就是这样承载信息的“纸笔”,它会是企业和开发者的首选,是技术创新的巢窠。谁抓住了“云”,也就完成了对云蒸雾起、如梦似幻的技术未来最关键的捕捉。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